分类目录归档:2022免费梯子推荐

你跟上许多人都在谈的区块链技术了吗?一起来从头认识这有趣的新技术吧!

Web 3 能否撕裂国内 VC 的共识?从朱啸虎买了一双“鞋”谈起

事情是这样的:朱啸虎买了一双鞋,跑了一次步,发了一条朋友圈;照常理来说,买鞋不新鲜,发朋友圈没什么,跑步也不稀奇。但稀奇的是,他瞄准的是当下最火的Web3.0游戏StepN。这个产品的核心玩法在于,用户投入资金购买某一款鞋子的NFT,用鞋子NFT跑步可以获得代币,而以代币升级鞋子可以获得更多收益。第一天跑步,朱啸虎赚了30美金,他预估,买鞋的钱要3个月才能回本。以此推算,买这双鞋花了大概2700美金。

看起来,朱啸虎这几万块花得挺值。他称赞了StepN的经济模型设计,觉得“未必是庞氏”,有机会跑通,“值得体验学习一下”。但很快,他又在这条状态下面补充了一条评论,“可惜这样的模式在国内都有监管风险”——早有人指出,StepN类似于前几年国内的一款产品趣步加上区块链,当时趣步就因涉嫌传销及非法集资被立案调查。

StepN怎么样?谁知道呢。世殊事异,当初对区块链怀疑乃至鄙夷的投资人,也已经争相涌入Web3.0。也难怪,在2022年的投资业内称得上“热点概念”的,也只剩Web3.0了。

过去几年,海外风投已经针对Web3.0展开了积极布局。去年6月,a16z募集了超过22亿美元的加密风险基金,成为全球最大的具有资本管理规模的加密风险投资机构。紧接着11月,Paradigm宣布设立一个规模总值25亿美元的风险基金。今年2月,红杉资本推出了一支专注于加密货币的投资基金,资金规模在5亿至6亿美元之间,有媒体统计过,这家顶级风投仅今年就投资了20家Web3.0公司。

海外的风已经刮到了国内。当互联网红利消退,Web3.0被视为继承者,加之种种结构性因素,部分国内机构已经积极投身于新浪潮。

但这不意味着传统VC已经就Web3.0达成了共识。虽然多数人认同“趋势”,但那还是一个模糊的愿景,一部分人仍在岸边谨慎观望。

看来,Web3.0正在撕裂国内VC的共识,我最近听到的另一个消息颇能说明问题。一家FA的合伙人告诉我,有一个一线基金的合伙人以前特别排斥Web3.0,以至于这家基金内部另一个想投的合伙人被逼出走,自己去外面募资,但没想到,隔了两个礼拜,他的老东家就想通了,决定要投Web3.0。

“国内的基金比海外基金的反应慢,硅谷的a16z、Paradigm等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下重注,国内的机构思考了很长时间,关于Web3.0到底有没有价值,到今天也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前述FA合伙人告诉我。

美元基金只剩Web3.0可指望了?

相比于人民币基金,美元基金无疑在Web3.0投资市场上扮演着更活跃的角色,一些机构已经出手。比如,我在上一篇稿子里提到的CyberConnect融资,其背后的领投方之一就是云九资本。

4月,BAI资本合伙人汪天凡在一档播客节目里透露,BAI已经在Web3.0积极投资。逻辑在于,前两个月他在和团队复盘时,发现创投市场上经历了很多主题的变化,但区块链市场的价值一直在向上走。“当经历这么多起起伏伏,最后发现,唯一不变的是非共识的Web3.0,于是我们觉得当中或许有一些可以研究的问题。”

“国内最主流的美元基金,特别是跨国的美元基金,都已经非常积极地在Web3.0领域布局了。”前述FA合伙人告诉我。据他观察,国内机构在Web3.0的布局可以追溯到上一次币圈火爆的2017年、2018年,甚至更早之前,比如IDG早在2013年就投了瑞波,但是形成如今这样普遍在看Web3.0氛围的时间节点,也就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

只不过,不同机构在Web3.0上的权重各不相同。比如,主流美元基金出来的合伙人做的新基金往往更容易将Web3.0作为重点投资方向。决策都在美国的纯美元资金也会将Web3.0作为主力方向。但对综合性基金,Web3.0只是一个板块。“目前来看,像tiger这样的大型PE,现在Web3.0的头寸可能占到整体资金配置的10%。”

在资本寒冬里,美元基金对Web3.0投资的热情就更容易理解。

一方面,美元基金正承受着来自募、投、退等全链条的压力,其中,“投资”的压力就在于“很多东西不可投”。比如投中此前报道反复指出的美元基金“投不进硬科技”,“难募集人民币”。另一侧,美元基金原本擅长的TMT和消费领域又遭遇了周期性的挑战。

出口狭窄,美元基金总得找一个输出方向。那么,现在大的赛道里,就只有Web3.0能够承载。“不管这个基金是准备好了投还是还没太想明白,Web3.0都是会看的一个方向,如果不看,可能就要放假了。”前述FA合伙人直言。

VC永远存在的FOMO(害怕错过)情绪在Web3.0投资上也非常容易理解——当你发现你没啥能投的,机构里有20个投资一线的同事一年几百万年薪在家里待着,而别人在Web3.0上一个月成交数个案子——在这种情况下,你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市场氛围的影响。而当你决定投这个行业的时候,必须逻辑自洽,在市场推动下,你自己就会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让逻辑自洽起来。

但这个逻辑本身也许存在问题。来自某双币基金的投资人Derrick告诉我,一方面,他认同今年可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投资热点,宏观环境的变化已经让一级市场的情绪已经低到了冰点。但他对于“投一个赛道是因为之前投的其他赛道不行了”这套逻辑略表怀疑。“万一这个产业还不如之前你投的那些产业呢?”在他看来,部分机构转投Web3.0并非基于信仰,而是基于个体利益视角——搏一搏,看看能不能活下去。

传统VC想要分羹Web3.0时也存在一些难点。我最近认识了一位关注Web3.0的前头部VC从业者,在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已经是强弩之末”后,他已经在去年离职。他跟我分析了一下,为什么传统VC不适合投Web3.0。

首先,要解决的是怎么投的问题。

传统VC都还是equity的逻辑,而Web3.0项目可能需要直接投token。另外,Web3.0的叙事逻辑和发展路径和Web2.0完全不同。“比如无聊猿的那家公司先发了一个NFT,后面又开始讲更大的故事。在融资的时候,你觉得它就是一个卖图片的公司,而现在它告诉你,它是一个元宇宙公司,问题在于,传统的美元基金可能不认这个故事。”

但另一面,行业的先行者总能找到办法。

一些美元基金已经在寻找折中的方式,尝试参与进Web3.0投资的盛宴。比如,我听说的一则消息里,有一家中国based的主流美元基金的做法是,合伙人在外面成立一家公司,让基金投那家公司的股权,那家公司再把拿到的投资款用于投Web3.0公司,Web3.0公司的主要资本分配方式是分配token,在变现之后,基金再以利润分配的方式分给股东。

在一部分人看来,Web3.0并不算新概念,和比特币、区块链算是一脉相承。从2009年比特币诞生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经历过一波又一波的质疑,最后一波质疑是在2018年的高点崩溃之后。但现在比特币又回来了,价格在3万美金左右浮动。

“说实话,之前主流投资人都看不上这个领域,今天我们觉得Web3.0的声音响起来,是因为主流投资人终于放下了自己的傲慢和质疑,纷纷去拥抱这个行业。”前述FA合伙人告诉我。

VC圈的非共识

正如前面提到的,如果你身在VC行业,或主动,或被动,Web3.0都是你现在不得不了解的领域。但真的下注又是另外一码事。不同的声音仍然在Web3.0世界交织,坚定看好、谨慎关注甚至看空的人都各有其道理。我们姑且来看看这些不同的说法。

华映资本近年来一直关注加密资产领域,从去年底开始决定进军Web3.0。华映资本高级投资总监朱彤告诉我,过去华映更多聚焦国内,但在Web3.0上会布局很多原生就在海外的项目。

在他看来,Web3.0最近的火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1、共识更强:Web3.0绕不开比特币。2020年5月比特币减半后,又迎来新一轮牛市,Web3.0概念在2021年被大范围讨论。以前可能大家还会讨论比特币是不是庞氏,在这一轮牛市之后,大部分主权国家,机构、媒体及个人投资者基本上认可了比特币作为一项数字资产的投资价值。

2、牛市带来足够大的体量:经过这一轮牛市,整个加密货币的体量已经超过2万亿美金。在主权货币的排名中,比特币已经可以排到第十几位的水平。

3、出圈的应用:应用侧NFT带动Web3.0出圈,在科技巨头推动下,元宇宙概念火爆,而元宇宙又是跟Web3.0天然结合的,进一步又带火了Web3.0。

4.、区块链、边缘计算、AI、底层算力等底层技术不断成熟。

5、近五年里,消费互联网的创新已经比较少了,Web2.0发展触及天花板。伴随Web2.0的创业者涌入Web3.0,Web3.0赚钱效应明显,引发资本入场。

“Web3.0是一次价值回归,生产关系的重构,能让创造者价值最大化,所有权价值合法化,是对现在互联网模式的颠覆。从机构视角出发,我们认为Web3.0现阶段充满了创新的机会和赚钱的效应,这两点也已经被市场充分证实了,这是华映现坚定地要去布局Web3.0的原因。”朱彤告诉我。

由于行业还在发展早期,朱彤认为各个板块都有大量的投资机会,华映主要关注的投资领域包括公链等基础设施、Defi,NFT,Gamefi等上层应用,以及面向Web3.0提供服务的Web2.0平台,比如一些数据分析平台,NFT建站工具等。

但那些持观望态度的人也自有一套逻辑。

比如,来自某双币基金的Derrick认为,Web3.0是一个趋势,不能不关注,但现在看而不投的是大多数。“就好比你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前也会看和互联网有关的东西,但是你不一定要在那个时候投进去。”

抛开元宇宙、区块链这些相关概念,Derrick是因为一个视频号上的短视频才开始了解Web3.0。那个长达5分钟的视频内容是,去年年底OCC 代理署长Brian …

元宇宙投资放缓,准备降温了?从数据拆解热潮其实才刚开始

持续半年多的元宇宙热潮,似乎到了一个发展的反曲点。

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元宇宙赛道融资加速。极客公园根据公开资料梳理,2021年Q3以来,元宇宙赛道一共完成187笔融资,融资总额超过306亿元。即使扣除字节跳动收购Pico的90亿元,10个月里行业依然净吸近216亿元的融资。

然而,相比之前半年,过去两个月元宇宙赛道的融资速度出现了一定放缓,大厂出手、布局这条赛道的消息也有所减少。这很难不让人想起2015年、2016年的上一波VR/AR热潮,在失去资本青睐後,几个月的时间VR/AR行业就从春天坠入寒冬。

8个月後,这波元宇宙热,真的要退潮了吗?

01 元宇宙降温?

不少VR/AR领域的从业者都能感受到:进入2022年的第二季度,准确地说从2022年3月开始,过去半年近乎疯狂的元宇宙投资热潮,似乎有开始降温的趋势。

如上图所示,极客公园根据公开资讯梳理,字节跳动8月底收购Pico後,2021年Q3、Q4以及2022年Q1三个季度,中国元宇宙赛道融资事件数分别为53起、47起和74起,相比2021年前两个季度(33起和36起)大幅提升。

大批2016年前後成立,活跃於上一波VR/AR热潮,而在过去两年融资节奏放缓的VR/AR创业公司,例如小派科技、大朋VR、众趣科技、VEER、沉浸世界、灵犀微光等,都在此期间完成新一轮融资。

但从3月份以来,元宇宙赛道的融资节奏开始有所放缓。极客公园统计发现,2022年3月和4月,元宇宙赛道分别发生22起和13起融资,相比之前几个月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

一位从业多年的资深从业者告诉极客公园,他也感觉最近一段时间行业的融资热有所降温。最明显的信号是:朋友圈里转发祝贺同行融资的更新次数,去年底和今年初往往是一周一次甚至一周几次,最近的频率已经降至一个月一两次。

与几位行业人士和投资人交流後,大家普遍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三点:

  • 年初传出网路大厂将被限制对外投资并购,投资人对此有所担忧,出手更加谨慎。

  • 经过几年行业大浪淘沙,活下来的优质企业不多,过去半年被投资人抢了一遍,现在没剩几个值得出手的项目。

  • 关注元宇宙赛道的主要是美元基金,最近一段时间美元基金处境艰难,出手能力减弱。

一级市场的投资热情正在下降,由此引发的一个担忧是:元宇宙热会不会像2016年那样退潮?

02这波元宇宙热,到底是怎麽来的?

想要弄清楚元宇宙热潮是不是已经降温,首先要明白热度是怎麽来的。

在大多数普通人的视角里,元宇宙热是二级市场元宇宙概念股的爆发。去年9月,受到几件行业大事的刺激,一批元宇宙概念股迎来暴涨。最疯狂的几周,一个公司只要蹭上一点元宇宙概念,就能拉上几个涨停板。

VR/AR相关的上市公司自然是最大的赢家。给Meta和Sony两个VR大厂代工的歌尔声学,几天里股价涨了超过20%;股价跌入谷底的网易,也在两周里反弹了将近20%。

但还处於发展早期的VR/AR行业,上市的公司没有几家,这也让一批蹭概念的上市公司成了最大的赢家。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两家手游公司中青宝和汤姆猫,抛出两款打着元宇宙旗号的游戏开发计划後,中青宝的股价从8块一度涨到42块,涨幅高达400%;汤姆猫也从3块涨到最高时的近6块,涨幅将近100%。

股民在炒概念,真正投资行业的,是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们。

上文提到,2021年Q3开始,一级市场元宇宙赛道融资加速,包括字节跳动、腾讯、网易、完美世界、三七互娱等网路大厂相继出手,这也是刺激一级市场投资人涌入这一赛道的直接原因。

投资人的理由主要有两个:第一,最近几年消费网路的投资机会逐渐消失,市场缺乏一个优质的赛道吸纳投资人的资金,这也是为什麽大机构纷纷转向ToB的产业网路、硬科技和新消费等赛道,元宇宙作为下一代网路生态,有足够的想像力和天花板,庞大的产业链条也意味着丰富的投资机会。

第二,元宇宙公司普遍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几年内难以登陆二级市场,投完难以退出,这是投资人过去不愿碰这个赛道的原因。但网路巨头进入这个赛道,他们对这个领域创业公司的投资并购,给投资人一个新的退出渠道。

换句话说,大厂进入这个赛道,是掀起一级市场这股热潮的直接原因,而扣动扳机的,无疑是字节跳动和腾讯。字节跳动这里不用过多赘述,而腾讯的布局实际上还要更早。

早在2020年,马化腾在内部信中强调,与元宇宙概念相似的「全真网路」是下一代网路的关键。此外对於Pico收购一事,行业内有传言腾讯参与了竞标,只是字节跳动开出的价码太高,腾讯觉得不值因而放弃。

这里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对於字节跳动、腾讯等网路大厂,决定开始布局VR/AR的真正原因是什麽?

投资前沿技术,为未来十年的竞争做储备,是大厂战略投资的重要一环。从这层意义来说,相信元宇宙(或者说VR/AR,又或者说全真网路)是下一代网路,是字节跳动和腾讯开始布局的根本原因。

但为什麽选择2021年这个时间节点?实际上,腾讯很多年前就对VR/AR有所布局,Facebook在2014年抛出20亿美元收购Oculus後,接下来的数年里,腾讯在内部组织了数个团队研发VR硬体、VR游戏和VR社交产品,甚至还低调上线过一个VR社交产品Solar VR。

当年的尝试基本都是浅嚐辄止,而今天腾讯、字节跳动都在投入大量资源进入这个赛道,极客公园从多位与腾讯、字节有过交流的行业人士处了解到的资讯是:Meta的VR硬体出货量跨过千万台门槛,是刺激字节跳动、腾讯等大厂的直接原因。

管理学上有一个常用的词叫「飞轮效应」——为了使一个静止的轮子滚起来非常困难,一开始你需要一圈圈推,每一圈都非常费劲,但达到某个「临界点」後,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即使你不怎麽使劲,飞轮也会自己滚动,而且越滚越快。

飞轮效应常被用於形容网路经济和平台经济。对於Meta和Pico正在打造的VR生态,硬体和内容就像是驱动这个产业的两个飞轮——更多的硬体保有量,意味着开发者开发一款好内容可以获得更多收益,也就愿意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开发更高品质的内容;而好的内容越多,反过来会刺激更多消费者购买硬体。

但在早期,这个进程推进的非常缓慢:硬体出货量不足,导致开发者难以赚钱,不愿意投入;而缺少好内容,则导致用户缺少购买意愿,甚至老用户也在不断流失。

早期需要靠资本去推动,後期产业自己造血加速发展,VR产业的「临界点」,数年前与多位行业头部创业者交流,大家的共识是:年出货1000万台高端VR装置,会成为行业发展的反曲点。

而在2015年至2018年,Oculus推出Quest之前,Sony PSVR+HTC Vive+Oculus …

浅析ApeCoin DAO和新的AIP提案

一、近期市场活动

在过去的周末,许多讨论一直围绕着备受期待的 Yuga Labs x Animoca Brands Otherside 土地出售而流传。作为推动 Otherside 元宇宙的 Token,ApeCoin 在 Otherdeeds 铸币日期之前经历了高波动性,因为投资者猜测每个 Otherside NFT 的铸造需要多少 APE,以及每个通过 KYC 的钱包可以铸造多少个 NFT。土地铸造带来的密集的市场需求导致近 1.8 亿美元的 ETH Gas 费用被销毁,在 Twitter 的加密频道和社交媒体平台上产生了大量的负面情绪和批评。

在铸造完成后,Yuga Labs 在 Twitter 上公开道歉,并承诺为那些因 Gas …

全览 Arbitrum 上百个生态项目:跨链、DeFi、基础设施、NFT

在 Optimism 官宣发币和慷慨空投之后,另一 Layer2 扩容方案挑战者 Arbitrum 的早期参与机会也备受关注。而在本月,Arbitrum 还宣布与 Project Galaxy 启动为期两个月的生态采用计划 The Arbitrum Odyssey,将向符合资格的用户分发独家 NFT,这一计划有望进一步推动和加深 Arbitrum 生态的大幅采用。

在本篇文章中,Foresight News 将从跨链桥、DeFi、NFT、游戏以及支持 Arbitrum 的基础设施、工具等类别汇总 Arbitrum 生态值得关注的项目。在汇总 Arbitrum 生态项目之前,我们将首先对 Arbitrum 团队背景、融资历史和 Arbitrum 进展作一个大致了解。

Arbitrum 是什么?进展如何?

Arbitrum 背后团队是 Offchain Labs,Offchain Labs 由奥巴马任职期间的前白宫技术官员、普林斯顿大学长期教授 Ed Felten …

外媒:中国打击加密货币“挖矿”,支持数字人民币建设

参考消息网4月28日报道

拉美社近日报道称,中国正在对加密货币的“挖矿”进行打击,同时推进其独一无二的数字货币计划的实施。

报道称,2021年,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对比特币挖矿与交易明确提出打击要求,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针对比特币的打击力度变得更大。

此后,中国当局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正式列为淘汰类产业,禁止各类相关项目,禁止金融机构、公司和投资者在任何类型的交易中使用这种支付方式。

报道认为,对中国而言,非法开采加密货币除了挑战传统货币体系外,还阻碍了其实现可持续经济的目标,因为完成“挖矿”程序的每一步都要付出昂贵的能源代价。

国际注册机构一度将中国置于该行业的中心,拥有超过75%的全球业务。由于比特币是使用多台计算机铸造的,因此需要大量能源,其中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

根据“数字经济学家”的计算,虚拟货币“挖矿”占全球年用电量的0.3%,其支出与整个芬兰用电支出相似,年碳足迹与瑞士相当。

特别是在中国,根据清华大学和社会科学院的预测研究,在没有任何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中国比特币区块链的年能耗将在2024年达到峰值296.59太瓦时,产生1.305亿公吨碳排放。

报道认为,这样的结论迫使中国政府对该行业采取行动,并从内蒙古开始,要求取消与这一利润丰厚的业务相关的所有设施。

观察人士表示,当务之急是加强对这一新行业的监管,监控比特币矿场非法迁移到该国其他地区的情况,并遏制多年来随着其他行业扩张而盛行的“现在污染,以后修复”的心态。

中国在清理其国际加密货币的金融业务的同时,正在将其数字货币的电子支付,简单地说即数字人民币付诸实践,引发世界关注。数字人民币的实施或将影响以美元为主的全球经济。

数字人民币由中国央行支持,与实物货币具有相同的价值,并通过那些允许结算日常账户和进行内部银行转账的应用程序使用。

中国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数字人民币项目源于面对印钞和硬币的高成本以及假钞和洗钱等犯罪行为持续存在的情况下需要将现金数字化的迫切需求。

自2019年以来,中国一直在不同的特大城市、交通工具和消费领域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其中最大的飞跃是在今年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景中进行应用。

业内人士将数字人民币项目视为中国最受欢迎的两个私人数字支付平台支付宝和微信的竞争对手。

未来如果将数字人民币应用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商业兑换,预计将整合仍然缺乏银行账户的人群,并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数字人民币的推进甚至刺激美国致力于开发由美联储支持的数字美元。

本文来源: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外媒:中国打击加密货币“挖矿”,支持数字人民币建设声明:本文为入驻“火星号”作者作品,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
转载请联系网页底部:内容合作栏目,邮件进行授权。授权后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未经许可擅自转载本站文章,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侵权必究。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免责声明:作为区块链信息平台,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本站所发布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火星财经官方立场无关。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存在法律风险。火星财经反对各类代币炒作,请投资者理性看待市场风险。
语音技术由科大讯飞提供…

为什麽传统投资人,应该关注区块链的投资赛道?

我在海内外传统的金融投资机构服务近15年,本身是CFA Charterholder,有银行交易室、私人银行、投资顾问公司、券商等经历,对於投资分析注重现金流、基本面,因此我以往对区块链所提供的价值主张一直心有存疑。

尤其是加密货币,过去的20年来,全世界的金融机构对於客户的KYC(客户身份审查)越来越重视,而加密货币所提供的「去中心化」汇款方式,我一直觉得不可能被主管机关或是主流群衆所认可。但当我接触到加密货币,进而去深挖学习之後,发现区块链提供非常特殊且重要的价值。

我把这些价值分成三大类,简单来説,如果你认可以下三个区块链所提供的价值主张,那麽区块链就会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投资领域:

区块链三大价值主张

一、去中心化

虽然我不是一个反机构主义者,但是对於某些政府,银行等大型机构的机制和决策我认爲并不真的对於民衆好。

譬如某些政府糟糕的货币和财务政策,导致了该国家货币的高度通膨,人民受苦受难,政府官员却贪污享福;又或是某些银行向民衆收取高额费用而产生高度获利,当银行出现危机的时候,政府却拿人民的纳税款来救银行;又如同这10几年来新兴的科技公司,靠着搜集大量的用户资讯获利,用户却很难选择如何控制和使用自己的隐私权。

在现有的制度下,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人很难翻身。区块链技术提供的特殊平台能创造出去中心化的概念,让所有交易验证和价值交换权利分布在全世界所有矿工和使用者,权力分散,利益也不会集中在某些机构手中。

二、人人可卖

过去二、三十年的网路世界(Web1.0和Web2.0)提供的是「资讯的交换」,而区块链(Web 3.0)所提供的则是「价值的交换」。

在Web2.0时代,网红可以在网路世界发布资讯成名,但是对於价值的交换,也就是变现的能力,大多还是必须仰赖大型的社交平台或仲介。在区块链的世界,人人可卖NFT、人人可以靠GameFi打游戏赚钱、人人也可以靠DeFi融资套利。因爲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性,导致许多关於「钱」的事情再也不需要一个中心的机构主导。只要有网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区块链的商机。

三、元宇宙

元宇宙在这两年也是个很热门的话题。到底未来的世界会不会是虚实整合?游戏和真实的世界可以互通吗?

根据某游戏调查机构显示,从2021年起游戏产业的产值已经大於电影和音乐产值的加总。虚拟世界必从游戏开始,那麽未来元宇宙产生的可能性很大。虽然目前元宇宙的概念和架构都处在早期阶段,但当5年或10年後,元宇宙的架构成熟时,现在的加密货币、NFT等的使用价值将会大幅提升。

区块链仍存有许多缺点

当然,区块链这个新的技术也不是没有造成负面的影响。

从最早的洗钱、骇客盗取加密货币、NFT诈骗等,都是常见区块链所带来的问题。但洗钱的问题从纸钞开始就很泛滥,骇客和诈骗也是从网路开始就有。我们应该呼吁监管机构参与在区块链领域的监管,如加强监管加密货币交易所对於客户的KYC(现在很多加密货币交易所已经会对使用者做严格的KYC),制定相关法令来惩处骇客和诈骗;会计准则应制定加密货币交易的记帐方式等,而不是否认区块链这个新的技术,不然可能会扼杀了这个多数民众都可以受惠的新平台。

另外,大多数区块链相关的应用界面都不是很友善,跨链的操作有点复杂,一些链也会因爲交易太多而卡顿,并且整个区块链的产业缺乏客服机制,这些都是因爲区块链的基础建设还不够完善而需加强改进的地方。

以我这些年投入创投的领域来说,对於投资的评估一定要有前瞻性,必须抓住未来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投资趋势。像区块链这种有价值,却又尚未成熟的领域,必然是我们作为创投会关注的赛道。如同我所在的天使投资机构识富天使会,近期也积极关注以区块链做爲底层技术的新创团队,同时也在关注市场上的crypto fund。

至於个人如何投资区块链?也许以资产配置的方式,把一小部分资产拿出来做长期的风险投资,不管是加密货币或是NFT,一起当一个*Hodler吧!

注:Hodler为币圈用语,原意来自於“持有者Holder”,有长期持有的概念

《数位时代》长期徵稿,针对时事科技议题,需要您的独特观点,欢迎各类专业人士来稿一起交流。投稿请寄[email protected],文长至少800字,请附上个人100字内简介,文章若采用将经编辑润饰,如需改标会与您讨论。

(观点文章呈现多元意见,不代表《数位时代》的立场)

责任编辑:侯品如

好友缺你一个,加入数位时代LINE,科技产业趋势新闻一次掌握!

传送门点这里

李宁与无聊猿IP联名,和过去有什么本质不同?

前天,李宁的官方微博突然出现的几张图片,同时引起了市场营销与IP产业的巨大关注——

这张图的中心是明显的无聊猿的边缘轮廓,再加上“中国李宁-无聊快闪店”的说法,自然让大家纷纷猜测,李宁和无聊猿IP合作了?

昨天有人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现场拍到的、李宁在商场中庭竖起来活动围挡,进行的快闪场馆施工建设图片,更加印证了大家的判断——

强劲有力的“无聊 不无聊”中国书法字,配上中国李宁,浓郁而强烈的文化融合风范袭来,符合李宁一贯的与大IP合作的前奏。

到了昨天晚上,李宁的官方微博释出了一系列产品图片,真身终于正式出现了——

无聊猿,这个风行全球的新晋超级IP无聊猿,正式出现在了李宁实体产品上,充分印证了中国李宁不只是中国的,而且用中国元素链接全球的开放与包容……

一系列中国风与西洋风结合的产品图……

根据IP蛋炒饭获得的进一步消息——中国李宁的快闪店已经开业,且是类Sandbox的元宇宙风格,据称28号开始李宁也会把无聊猿做成艺术品雕像进行展览……李宁正在计划在北京三里屯建设一个元宇宙性质的场馆——在现实世界还原一个元宇宙场馆,并将无聊猿作为中国李宁主理人。

李宁这次借助无聊猿NFT的行动,难免让人浮想连绵,也为NFT在中国品牌化和商业化运营,打开了一道大门。无论后续此次中国李宁进军NFT、元宇宙的旅途是否顺利,这件事在社区内外的影响都会已经超越了事件本身。

而且,这次IP合作,和过去有本质不同的里程碑意义,待老小格一一说来。李宁与无聊猿的IP联名,和过去相比,到底有何本质不同?产权所有不同了!

一定要留意在各种李宁官宣的图片上,都特别强调了一个数字:4102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数字,这意味着:李宁其实是购买了无聊猿BAYC系列的第#4102号头像,并相应获得了所有的衍生开放权利……

这就是说,李宁并不是像传统的IP授权一样,去和无聊猿官方公司进行了繁琐的合作谈判,这些都不需要做。

李宁所做的,只是去市场上购买了#4102号头像,然后就可以自行安排各种产品设计、宣传活动和元宇宙发展了。就是这么简单。

这是一种全新的IP发展方式,直接就是拥有了#4102的I P产权,归李宁所有。

李宁实际上在开发的、是永远属于自己的IP形象,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这是有可能彻底颠覆迪士尼等建立的传统IP授权模式的。

正如我在之前文章《NFT才是元宇宙的中心,带来文化产业两大新变革……》中所说:“无聊猿IP通过发行NFT,以及开放版权共享的方式,让每一个拥有无聊猿NFT的人都可以帮助进行IP的衍生和价值变现,极快提升了IP的价值发展速度。”

早在之前,Adidas 让无聊猿在元宇宙穿Adidas 服装……

还有环球音乐购买无聊猿NFT打造虚拟乐队

这些都是直接购买了无聊猿BAYC的某款头像就能自己直接应用的,比如环球音乐购买的就是无聊猿的Ape NFT#5537.

这是全新的IP发展模式——和传统复杂的IP授权完全不同,完全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无聊猿背后的公司谈繁琐的IP授权细节。

环球音乐集团只需要将自己刚刚购买NFT的无聊猿形象,直接去打造就行。

这将彻底改变IP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也极大改变传统对IP版权的认知……

原来,IP版权并不需要整体铁板一块,可以用NFT将一个IP版权拆分成无数碎片,每一块碎片都可以有自己独立的IP发展方式。

这种新IP运营模式,不仅仅使IP能够通过NFT变现价值,还能通过NFT实现碎片化、标准化、去中心化。

这是将IP的赋能价值变成一个个NFT,从现在开始,IP授权可以这样做:IP发行NFT,卖给授权方,也就是to B;也可以直接面向IP的粉丝发行,也就是to C,然后授权方B再从个人手中购买NFT,来获得IP的授权,两种皆可。

NFT将成为IP价值的中心,极大简化提升IP的效率。

因此,让我们再看回中国李宁,品牌方完全可以对无聊猿与李宁自己元宇宙进行长线结合,在IP知识产权自属下,进行真正长远的规划。

说得再直白一些:李宁甚至可以用这款#4102,在中国发行自成系列的数字藏品,并且符合国内的法规和法则。

再进一步,这不只是短期的市场营销活动,还可以沉淀到社群和私域上去,只要李宁能建立一个数字藏品的“自留地”,就能将IP与粉丝社群、产品衍生完整地连接在一起。

这才是NFT的最强价值,不仅是能做营销活动,而是真正将品牌与IP融于一起,通过NFT来实现品牌+IP价值,在社群、产品上的无限延展。

中国NFT向未来前进!这次的中国李宁+无聊猿,开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但这还远远不够的,后续如何让NFT这种元宇宙新技术,为中国的实体经济赋能,还有大量的创新和突破可以做。…

飞轮框架全面解析公链Harmony:为什么它值得关注

今天我们将深入研究 Harmony 是什么,以及它如何在 Alt-L1 领域中脱颖而出。

商业模型分析 (BMA) 框架

分析 L1 技术时我使用的是 a16z 用于加密框架的经济飞轮,模型如图所示:

e239df89542879b2bfa88f112fc068a.png

经济飞轮的循环流程:

团队为协议设计决策和内容,并从吸引投资者资金进入。由此,网络拥有了流动性,协议也获得了更好的代币价格。而矿工和验证者被协议的激励(代币经济学)所吸引,负责验证区块以改善平台功能。但是由于区块链上没有任何应用,团队需要求助开发人员并激励他们(通过资源、赠款等)在区块链上构建应用。于是开发人员投入人力资本到 DApps 构建和其他有用的东西上,从而吸引用户参与区块链生态,最终形成社区并促进区块链系统的持续发展。

Harmony ($ONE): 进入正确的通道还是出局?

a) 承诺:Harmony 提供了摆脱区块链三难困境的解决方案:安全、随机状态分片;快速共识;有效 PoS 和代币经济学。

b) 现实:技术上团队正在交付。但与其他 L1 相比,Harmony 在吸引用户和融资上有些落后。

c) 问题:Harmony 超越其他链的关键在于 DAO 的未来,这需要通过一系列指标的强劲增长来显示成果,例如 TVL、活跃用户、每日交易量和社区。

那么问题来了:Harmony 能做到吗?

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 Harmony …

为什么DeFi不足以带来金融民主化?

原文标题:《金融民主的世界》

撰文:MICHAEL A. MCCARTHY

编译:Block unicorn

现在是 2043 年,你迟到了,因为你参加的会议将决定你居住的地方的未来。

你正在乘坐洛杉矶新的电动高速铁路,而不是在拥堵的高速公路上开车,因为最近几年,新的民主资金分配程序彻底重塑了这座城市。你在公共金融区下了火车,那里的街道在交通方面的巨额投资消除了对市中心汽车的需求后,被改造成了步行区。

即使在 10 年前,人行道的清洁程度也会令人震惊。人们无处可去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相反,该市将资金分配给公共住房和医疗项目,这些项目在解决该市最糟糕人群的问题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今天,你们有机会参与帮助这些变化发生的过程。你拿出手机查看几个月前收到的消息:「小公共部门职责通知:你已被随机挑选参加洛杉矶人民银行绿色期货部门的公民大会。大会将就融资做出决定,这将决定我市未来将投资于哪些绿色公共产品。你的声音和判断力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你加快了脚步,朝着公共银行的方向前进。

通过金融民主化,这一未来愿景可以成为现实。金融资本主义产生了一连串的社会弊病:巨大的向上再分配、增长停滞、就业不稳定因素增加、宏观经济不稳定以及生态加速消亡。当我们看到全球协调的失败时,金融似乎总是在那里,拿着确凿的证据 — 或者为其出售提供资金,并扣动扳机。

由规模大得多的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小规模审议机构 — 也就是所谓的审议小公众 — 可以帮助改变这一状况。这些小型公共机构将通过随机抽样或分层抽样 (以确保人口代表性) 将较小的公民群体聚集在一起,他们将了解公共投资并审议关键的分配问题。然而,今天,许多金融未来学者主张金融去中心化,这只会重现其最糟糕的一面。

为什么权力下放不足以使金融民主化

自大萧条以来,推动金融民主化的呼声激励了活动人士、规划者、选民和技术专家,让他们设计替代的信贷和投资分配体系。许多金融未来学家将权力下放视为更可取的替代方案的关键。毕竟,全球金融资本主义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地方 — 纽约、伦敦、上海。在美国,只有四家金融机构 (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美国银行和花旗银行) 占所有存款的近一半。自 2008 年经济低迷以来,这种集中度进一步加深,因为贝莱德 (BlackRock) 和先锋 (Vanguard) 等资产管理公司现在是世界经济的主要股东。金融业由巨头们主导。

一些金融未来学家认为,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新技术是普通人绕过传统金融和公共机构、掌控自己未来的一种手段。但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和 Web3 …

从民主启示录中探寻如何解决 DAO 中的争端

撰文:Haus party

概要

民主与 DAO 之间的关系?这个话题在上周关于反侵占(Anticapture)的对话中冒了出来,当时一位社区成员问道:「DAO 是否可以看作是民主最先进的实例」。我们发现这个话题在我们的内部分享中非常具有挑战,为解决这个问题,DAOrayaki 社区成员编译此文,希望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探索作为 DAO 的民主,看看能否得出某种核心的启示!

民主和 DAO

如何定义民主二字?标准的定义将民主视为神话和浪漫追求的理想,让我们得以想象一个全民治理和全民分享的政府。DAO 是由人民联结起来的,它以社区为中心,使每个人得以更好地自治。民主的另一个关键特征是在代议制政府中出现的,出于效率和其他原因,我们可以委托其他人代表我们发言。理想情况下,这使每个人都能有发言权。DAO 将权力放在个人手中,提供个人自主权,以更好地采取集体行动。

在民主制度努力达成共识的过程中,多数规则和少数规则扮演着什么角色?在 DAO 中,我们不必都同意。通过设计,DAO 允许自由,例如不同意就离开(称为愤怒退出),或者新建一条分叉。我们应该进行谈判,而不是纯粹追求共识。

民主的概念是如何随着时间推移变化的?它是如何演变成我们今天的样子的?也许 DAO 是一种与民主并列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工具,而不是简单理解成民主。一个睿智的人,会在当前的 DAO 中看到各种紧张和冲突,这都有别于浪漫化的民主概念。

奥地利哲学家伊万·伊里奇(Ivan Illich)著有《陶然自得的工具》(Tools of Conviviality)一书,我们将其作为对工业解构——一个人们相信工具可以保障自由和权利,致力于正向集体行动的社会——的反思。也许我们可以把民主作为一种工具来重新评估,它有可能施加了一种浪漫的本体论压迫。DAO 对此如何评价?DAO 如何对民主设计进行迭代和改进?

区块链、DAO 和治理

在思考区块链技术以及它与治理的关系时,有几个角度。首先,多签名财库代表了一人一票(除了法定人数角度)。硬币投票通常附加在多签上,以纳入财阀和寡头,他们可能会互相牵制。Moloch DAO 是一个很好参照物,他们使用了加权治理,可以是财阀式的,也可以是基于捐赠的股权或资金来获得治理权。

Parpolity [1](嵌套代议制)是早期 Moloch DAO 的灵感来源,小一级的团体可以为大一级的团体自主地做出决定,这转变了人们对参与式政治的看法。…